小说:刘总监林冉《双十一的发疯文学爆火后,总监疯了》
为了营造双十一全员营销的氛围。
市场总监强制要求每个员工,必须在朋友圈转发九张公司产品宣传图。
并配上“发自内心”的赞美文案,不照做就扣绩效。
身为文案策划的我,微笑着领了任务。
半小时后,所有员工都收到了我精心撰写的“文案模板”。
那文案充满了只有内部人才懂的黑话和梗,用词夸张到近乎反讽。
大家心照不宣地复制粘贴。
很快,公司员工的朋友圈成了一场大型行为艺术。
评论区全是“???”和“你们公司是不是被下降头了?”的问号。
总监的电话快被打爆了。
他冲进办公室,对着我怒吼。
“谁让你这么写的!”
我无辜地眨了眨眼:“总监,这难道不是您要的发自内心的赞美吗?”
“每个字都是肺腑之言呢。”
……
刘总监的额角的青筋一跳一跳的。
“你这是什么态度!林冉,你是不是不想干了?”
我依旧保持着微笑,甚至还好心地拉开我旁边的椅子。
“总监,别动怒,气坏了身子可不划算。”
“您先坐下,我们慢慢说。”
“说?我跟你没什么好说的!”
他一巴掌拍在我的办公桌上,震得笔筒里的笔都跳了起来。
“你看看你干的好事!现在全行业都在看我们笑话!”
“客户的电话都打到我这儿来了,问我们是不是要倒闭了搞最后的狂欢!”
我无辜道:“总监,这怎么能是笑话呢?”
“这叫‘破圈营销’,用一种超乎常规的语言体系,打破用户固有的认知壁垒,引发病毒式传播。”
“您看,现在效果不是很好吗?”
“我们的品牌知名度在半小时内,达到了过去三个月都达不到的高度。”
我一边说,一边调出后台数据,将屏幕转向他。
那条“发疯文学”模板的朋友圈,在各个社交平台的讨论度正以几何级数飙升。
盛娱公司集体发疯的话题,甚至已经冲上了热搜的尾巴。
刘总监被我这套专业术语砸得一愣一愣的。
但他很快反应过来,这根本不是他要的结果。
“我不管你什么破圈营销!”
他恼羞成怒,“我让你写的是赞美!赞美你懂吗?”
“不是让你阴阳怪气!”
我叹了口气,表情变得无比诚恳:
“总监,您误会我了。”
“这真的是我发自内心的赞美。”
“您看这句,‘用了我们的产品,感觉我的天灵盖都在发光,走路都带风,CPU都快干烧了’。”
“这是在赞美我们的产品能给人带来脱胎换骨的体验,激发无限潜能。”
“还有这句,‘这是什么神仙东西,建议直接写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’。”
“这是在用夸张的修辞手法,表达产品划时代的意义。”
“我作为公司的文案策划,对公司的产品爱得深沉,”
“所以才能写出这么充满感情的文字。”
“每一个字,都是我的肺腑之言啊。”
办公室里死一般的寂静,只有刘总监粗重的喘气声。
周围的同事们一个个低着头,假装在认真工作。
但从他们抖动的肩膀就能看出,他们憋笑憋得有多辛苦。
刘总监的脸色由红转青,又由青转白。
在文字游戏上,他说不过我。
“好,林冉,你很好。”
他一字一句地从牙缝里挤出几个字。
“既然你这么能干,那这个烂摊子就交给你了。”
“明天早上上班前,我要看到一个能平息所有负面舆论,并且能把这次事件转化为正面品牌宣传的完整方案。”
“做不到,你就立刻卷铺盖滚蛋!”
说完,他不再给我任何反驳的机会,用力一甩手,转身走出了办公室。
他以为这是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,是给我穿的死局小鞋。
我看着他气急败坏的背影,嘴角的笑意更深了。
刚刚还在偷笑的同事们,现在都用一种同情的目光看着我。
坐我旁边的设计师小王压低声音:
“冉冉,你这次玩脱了。”
“老刘这是要往死里整你啊。”
“一夜之间扭转舆论,还要变成正面宣传,这怎么可能?”
我转动着手里的笔,不以为意地笑了笑:
“放心,他想让我死,我还偏要活得好好的。”
说实话,刘总监的这套路我早就看透了。
他这个人,能力平平,全靠一手溜须拍马和压榨下属坐到今天的位置。
双十一大促,他想不出任何新点子,就只能搞这种强制员工发朋友圈的“全员营销”。
既能向上头表功,又能把压力转移到每个员工身上。
我早就受够了他这种外行指导内行的作风。
这次,我就是要让他看看,什么才是真正的营销。
我没有急着去写什么力挽狂狂澜的方案,而是先打开了外卖软件,给加班的同事们每人点了一杯奶茶和一份炸鸡。
“大家先吃点东西,今晚可能要辛苦一下了。”
我把手机举起来晃了晃。
同事们都愣住了。
“冉冉,你这是...”
“别担心,不是让大家陪我白白送死。”
我神秘一笑,“是邀请大家,一起来看一场好戏。”
“顺便,给自己挣点加班费和奖金。”
我的话成功勾起了所有人的好奇心。
在奶茶和炸鸡的香气中,我把我的计划和盘托出。
“刘总监想要平息舆论,最蠢的办法就是删帖、道歉。”
“那样只会坐实我们心虚,承认这是一场失败的营销事故。”
我打开投影仪,上面正是我之前做的那个热搜话题页面。
“现在全网都知道我们公司‘疯了’,堵是堵不住的。”
“既然堵不住,那我们为什么不顺着这股风,把它吹得更大一点?”
我的手指在键盘上敲击。
一个新的PPT标题出现在屏幕上——
【疯了?我们是故意的!】。
“我的计划很简单,就叫‘将计就计’。”
“我们不否认发疯,我们承认它,拥抱它,”
“甚至把它变成我们的新标签。”
我提出了一个三步走的大胆方案。
“我们要让所有人知道。”
“这不是一次事故,而是一次精心策划的、与用户共情的行为艺术。”
“我们不是疯了,我们只是替所有被压抑的打工人,喊出了他们不敢喊出的心声。”
当我讲完整个计划,办公室里一片寂静。
几秒钟后,爆发出雷鸣般的掌声。
小王激动地拍着桌子:
“冉姐!你简直是天才!这招太绝了!”
另一个同事也附和道:“是啊,这样一来,我们不仅没有负面,反而成了年轻人的嘴替。”
“这品牌好感度不得蹭蹭往上涨?”
看着大家兴奋的脸,我知道,我赌对了。
刘总监想让我孤军奋战。
但我身后,站着所有和他一样,受够了压迫的普通员工。
这一夜,市场部的灯火亮到了天明。
第二天早上八点半,我踩着点走进公司。
刘总监已经坐在他的办公室里,一脸幸灾乐祸地等着看我笑话。
看到我两手空空,他脸上的得意更浓了:
“怎么,林冉,你的方案呢?”
“做不出来,准备直接滚蛋了?”
我径直走到我的工位上,打开了电脑。
“方案已经发出去了,总监。”
我头也不抬地说道。
“发出去了?发给谁了?”刘总监一愣。
“发给了所有能看到的人。”
我说着,将我的电脑屏幕转向他。
屏幕上,是公司官方微博的主页。
一个小时前,官博发布了第一条动态。
正是我昨晚计划的“主动认领”。
“听说我们火了?没错,我们装的。”
后面还附上了几张员工朋友圈的截图。
这条微博下面,评论区已经炸了。
“卧槽!官方下场最为致命!”
“666,我以为是营销事故,原来是官方在整活儿?”
“这公司有点东西啊,粉了粉了。”
紧接着,第二条微博:
“打工人发疯文学大赛”正式启动。
奖品是最新款的手机和我们公司的全线产品大礼包。
网友的参与热情瞬间被点燃。
各种千奇百怪的“发疯文学”层出不穷。
我们的产品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在全网传播。
而最重磅的,是我熬夜写的那篇推文——我们为什么需要“发疯”。
文章从双十一的营销压力讲起。
延伸到当代职场人的普遍焦虑和压抑,最后落脚到我们品牌的人文关怀。
呼吁大家在努力工作的同时,也要给自己一个情绪的出口。
这篇文章,彻底引爆了所有打工人的共鸣。
“哭了,这说的就是我本人!”
“终于有品牌敢说真话了!”
“就冲这篇文章,我马上去下单支持!”
数据后台显示,我们网店的访问量和订单量,从早上六点开始,就一路飙升。
已经超过了去年双十一全天的总和。
刘总监目瞪口呆地看着屏幕上不断跳动的数据。
脸上的表情比调色盘还精彩。
他想看到的负面舆论、公关危机,完全没有出现。
反而是一场全民参与的狂欢。
和一场品牌形象的完美升级。
他张了张嘴,似乎想说些什么,但一个字也吐不出来。
就在这时,他办公室的电话响了。
是顶头上司,集团副总裁的电话。
刘总监手忙脚乱地接起电话,连连点头哈腰。
“是,是,王总...对,这次的营销活动...是我,是我亲自策划的!”
我听到他厚颜无耻地把所有功劳都揽到自己身上,心中冷笑一声。
挂了电话。
刘总监看我的眼神变了。
他清了清嗓子,摆出一副领导的架子:
“林冉,这次...嗯,干得不错。”
“算你将功补过。”
“那个,王总对这个方案很满意,让你准备一下。”
“下午开会,你跟我一起去汇报。”
会议开始,王总开门见山:
“小刘,这次双十一的营销活动,做得非常出彩。”
“数据我看了,非常亮眼。”
“你来给大家详细讲讲你的策划思路。”
刘总监立刻站了起来,打开了他赶工的PPT。
那PPT做得花里胡哨,内容却空洞无比。
他把我昨晚的方案,用他那套陈词滥调的“赋能”、“闭环”、“抓手”重新包装了一遍。
听得人昏昏欲睡。
“...所以,我认为,这次成功的关键,就在于我们敢于自我颠覆。”
“通过反向赋能,精准地抓住了Z世代用户的情绪痛点。”
“最终形成了完美的营销闭环。”
他洋洋洒洒地讲了二十分钟。
最后总结陈词,还不忘“提携”我一句。
“当然,这次的成功,也离不开我们团队员工的努力。”
“比如我们策划部的林冉。”
“在我的指导下,执行得非常到位。”
他朝我这边投来一个“算你识相”的眼神。
王总看完了他的表演,脸上没什么表情,只是转头看向我。
“林冉,是吧?”
“你有什么要补充的吗?”
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我身上。
刘总监的眼神里带着一丝警告。
我站了起来,手里只拿着一个U盘。
“王总,各位领导,我没有什么要补充的。”
“我只想给大家看点东西。”
我将U盘插上,替换掉了刘总监那份PPT。
屏幕上出现的,是一段监控录像。
时间是昨天傍晚,地点是我们市场部的办公室。
画面里,刘总监正指着我的鼻子,声色俱厉地怒吼:
“谁让你这么写的!”
“你是不是不想干了!”
“明天早上做不出方案,你就立刻卷铺盖滚蛋!”
那副气急败坏的模样,和他现在道貌岸然的样子,形成了鲜明的对比。
会议室里一片哗然。
刘总监的脸瞬间变得惨白,嘴唇哆嗦着:
“你...你...”
我没有理他,继续播放下一份文件。
那是我昨晚通宵时,整个团队的工作记录。
从最初的头脑风暴,到每个人的具体分工,再到方案的最终成型。
每一个时间节点,每一个参与人员。
都记录得清清楚楚。
最后,屏幕上定格在我那篇爆款推文的署名上——
策划:林冉。
以及市场部全体同仁。
“王总。”
我转过身。
“刘总监刚才说的都对,这次的成功的确源于颠覆和精准。”
“但被颠覆的,是刘总监僵化过时的管理方式。”
“而精准抓住用户痛点的,是我们这些真正奋战在一线,了解用户、也了解自己的普通员工。”
“这个方案,从头到尾,都和刘总监没有任何关系。”
“相反,它是在刘总监的打压和‘明天滚蛋’的威胁下,由我和我的同事们,用一个通宵的时间创造出来的。”
我看着脸色已经变成死灰的刘总监,一字一句地说道。
“所以,功劳,我们团队应得。”
“至于这个烂摊子,还是请始作俑者自己来收拾吧。”
会议室里没人说话,所有人的目光在刘总监和我之间移动。
王总的指节在桌面上敲击。
一下,又一下。
他终于开口。
“刘建国。”
“你有什么要解释的吗?”
刘建国看向周围的几个部门主管。
那些人曾是他的酒肉朋友。
现在,他们一个个都避开了他的视线,低头研究着自己的笔记本。
他突然指向我。
“是她!是她陷害我!”
他破音嘶吼。
“王总,你不要被她骗了!”
“这段监控是伪造的!是剪辑的!”
“她早就对我的位置虎视眈眈,这是她处心积虑的阴谋!”
我料到他会抵赖,但没料到他这么无耻。
王总没有理会他的咆哮,把目光转向我。
“林冉,监控的来源?”
“公司办公室的公共监控,王总。”
“IT部门可以随时调取原始录像进行比对。”
“至于我觊觎他的位置...”
我轻笑一声。
“一个连‘破圈营销’和‘阴阳怪气’都分不清的总监。”
“他的位置,我为什么要觊觎?”
“你!”
刘建国气得浑身发抖。
王总抬了抬手,制止了他的话。
“够了。”
他站起身。
“刘建国,即日起,暂停你市场总监的一切职务,”
“接受公司内部调查。”
“会议暂时中止,调查结果出来后,再行决定。”
他转向我。
“林冉,你和你的团队,做得很好。”
“这次双十一的项目,后续由你全权负责。”
“我不希望再看到任何意外。”
“是,王总。”
我点头。
王总带着其他高管离开了会议室。
房间里瞬间响起议论声。
刘建国瘫坐在椅子上,脸色灰败。
他站起来,一步步向我走来。
周围的同事下意识地向我靠拢,将我护在身后。
设计师小王直接站到了我面前。
“刘总监,调查结果还没出来,你最好冷静点。”
刘建国没看他,眼睛盯着我。
他压低声音。
“林冉,这事没完。”
“你给我等着。”
“我会让你,还有你身后这群人,全都滚出公司。”
“一个都别想跑。”
说完,他撞开小王,踉跄着冲出会议室。
小王被他撞得一个趔趄,我扶住了他。
“冉姐,他...”
“别怕。”
我拍了拍他的手臂。
“他动不了任何人。”
我嘴上这么说,心里却沉了下来。
刘建国在公司盘踞多年,关系网复杂。
王总虽然是副总裁,但上面还有总裁,还有董事会。
一次内部调查,真的能把他连根拔起吗?
接下来的几天,刘建国虽然被停职,但他的人影却时常在公司出没。
他不再去市场部,而是频繁出入人力资源部和高管办公室。
每次都带着一叠材料。
每次出来,都朝我投来得意的冷笑。
大家表面上都在为双十一的后续工作忙碌。
但私下里的窃窃私语却越来越多。
“听说刘建狗去找了张副总,张副总是他表姐夫。”
“我还看见他跟HR的总监聊了很久,笑得那叫一个灿烂。”
“他不会真的没事吧?”
小王找到我。
“冉姐,我听说他在查我们所有人。”
“查我们的入职背景,查我们过去的项目,”
“甚至查我们的私人生活。”
“已经有同事接到奇怪的电话了,问一些莫名其妙的问题。”
我的心一紧。
“问了什么?”
“就问...是不是对公司有不满,是不是被你煽动了才那么做的。”
“这摆明了是在收集黑料,”
“想把我们定性成一个有预谋的小团体!”
我放在键盘上的手,不自觉地握成了拳。
还是低估了他的下限。
如果罪名坐实,我们所有人都会被开除,还会在业内留下污点。
我召集了团队的所有人,关上了会议室的门。
“大家不要慌。”
“他查不到任何东西,因为我们本来就没做错任何事。”
“所有沟通都走公司渠道,所有工作都留下记录。”
“他想栽赃,我们不能给他任何机会。”
当天下午,我就被王总叫进了办公室。
“林冉,你遇到麻烦了。”
他将一份文件推到我面前。
那是一份匿名举报信。
举报内容,是我“恶意泄露公司商业机密,与竞争对手公司人员存在不正当利益输送”。
信中列举了我负责过的三个项目。
说这三个项目都在关键节点被竞争对手“精准狙击”,导致公司损失惨重。
而这几次“狙击”的时间点,都恰好在我与某竞争对手公司的市场总监“私下会面”之后。
信的最后,还附上了几张模糊的照片。
照片里,一个和我身形相似的女人,将一个文件袋递给了对面的人。
对面的人,脸部被打了码。
但从衣着和发型看,与那家竞争对手的总监有几分相似。
“这是刘建国提交给董事会的新证据。”
“他说,你之所以策划那场发疯文学营销,”
“就是为了制造混乱,掩盖你泄密的罪行。”
“那场营销看似成功,但实际上是引鸩止渴。”
“损害了公司的长远品牌形象。”
“而你,是为了拿竞争对手的好处。”
我看着那份举报信,气笑了。
“王总,这太荒谬了。”
“首先,这三个项目,最终都成功完成了。”
“所谓的精准狙击,只是正常的市场竞争。”
“我们当时都做了应对,并且最终拿下了项目。”
“所有的项目报告都可以证明这一点。”
“其次,这张照片,时间、地点都没有,人物面部模糊。”
“甚至不能确定是不是我。”
“这能算什么证据?”
“最后,也是最可笑的一点。”
“如果我真的泄密,刘建国作为我的直属上司。”
“他为什么当时不指出来?”
“这三个项目他都是最高负责人,项目出了问题。”
“他有不可推卸的管理责任。”
“他现在才拿出来说,不觉得太晚了吗?”
王总叹了口气。
“林冉,我当然相信你。”
“但董事会里,有些人不这么想。”
“刘建国在公司关系复杂。”
“他现在是想把事情闹大,把内部问题变成刑事问题。”
“一旦上升到这个层面,性质就完全变了。”
“他可以不承认自己管理失职,反而成了被蒙蔽的受害者。”
“而你,会成为公司推出去平息事态的人。”
我后背一凉。
我明白了。
刘建国根本不在乎这份举报信是否真实。
他只需要一个引子。
一个足以让董事会警惕和猜疑的“可能性”。
只要他们开始怀疑我,刘建国的目的就达到了一半。
“公司会怎么做?”我问。
“董事会已经成立了调查组,由张副总牵头。”
王总的眼神里带着一丝无奈。
“就是刘建国的那个表姐夫。”
“他们会暂时停止你现在所有的工作,并且要求你配合调查。”
“林冉,你要有心理准备。”
“这次,我可能也保不住你。”
走出王总办公室,我一阵脱力。
我回到工位,同事们都围了上来。
“冉姐,怎么样?”
“王总怎么说?”
我看着他们,不知道该如何开口。
告诉他们,我们可能都要完了吗?
告诉他们,我们奋力一搏换来的,可能是一个集体被开除的结局吗?
我的手机震动了一下。
是一条陌生号码发来的短信。
“现在求饶,还来得及。”
“带着你的人,主动辞职,我可以当做什么都没发生过。”
“否则,就不是丢工作那么简单了。”
是刘建国。
如果我在这里认输。
我不仅毁了自己,也毁了所有信任我的人。
他想让我死,我偏要活下去。
我删掉短信,抬起头,对上同事们担忧的目光。
“没事。”
我扯出一个僵硬的笑容。
“只是正常的调查流程。”
“大家继续工作,双十一的收尾工作,一点都不能出错。”
“这是我们赢回来的战果,谁也抢不走。”
说完,我打开电脑,开始翻找过去三年的所有项目文件。
他说我泄密,我就把那三个项目的所有资料,邮件、纪要、数据,全部翻出来。
他想用这个来定我的罪。
那我就用同样的东西,来证明我的清白。
我脑中闪过一个念头。
这三个项目里,一定藏着他的秘密。
抖音[黑岩故事会]小程序,搜索口令[双十一的发疯文学爆火后,总监疯了]即可阅读全文~