小说:《通宵方案被上司署名,我却忍了》

昨天 1阅读

熬了五个通宵的方案被上司署名邀功,我却选择隐忍。
大领导满面红光,握着我上司王建国的手,赞不绝口:
“你做的这个市场拓展方案,有深度,有锐气!”
王建国笑得一脸褶子,腰都快弯成了九十度。
“都是周总领导有方,我只是做了点微不足道的工作。”
会后,王建国亲自给我倒了杯茶,语气推心置腹。
“小陈啊,别往心里去。方案的确是你做的。”
“但是,你想想,你才来公司多久?资历太浅。”
“现在就把你的名字报上去,大领导会觉得我们部门做事不稳重,把这么重要的担子交给一个新人。”
他继续语重心长:
“我顶在前面,是为我们整个团队争取荣誉。”
“年轻人,格局要大,眼光要远。我这是在保护你,懂吗?”
我心里恨得他咬牙切齿,但还是努力挤出一个笑容。
“谢谢王主任,我明白了。”
回到工位,我转身就将那份方案复制一份,放进了加密文件夹。
......
加密文件夹里,是我从第一天开始的构思草稿,
每一个版本的修改记录,和王建国催促进度的所有邮件往来。
我将最新的备份拖了进去,然后放进U盘。
下午的会上,公司年度最重要的客户答谢会,又交给了我们部门。
王建国把最核心的策划与流程设计丢给了我,美其名曰:
“给你个机会,证明你的能力。”
我再次没日没夜地干了半个月。
从场地布置到嘉宾邀请,从流程细节到应急预案,每一个环节我都盯到死。
活动当天,现场气氛热烈,到场的客户都给了极高的评价,几个重要客户当场就签下了明年的合作意向。
周总在现场,脸上的笑意藏都藏不住。
庆功宴上,王建国喝得满脸通红,成了全场的焦点。
第二天,他提交的总结报告里,洋洋洒洒三千字,九成篇幅都在写他如何“高瞻远瞩”、“运筹帷幄”。
在报告最后的感谢名单里,一长串的名字末尾,我看到了我的名字。
同事李丽偷偷给我发微信:
【默哥,这王建国也太不是东西了!报告我看了,简直明抢啊!】
我回了个“嘘”的表情。
【没事,习惯了。】
但我没想到,忍让换来的不是安宁,而是得寸进尺。
我主导的一个与合作方对接的小项目,因为对方公司内部流程问题,项目进度延期了三天。
这本是无可奈何的事,邮件沟通记录清清楚楚。
但在周一的部门例会上,王建国不等我汇报,抢先开了口。
“关于和‘蓝海科技’合作的项目,我要做个检讨。”
所有人都安静下来,看着他。
“主要责任在我,没有严格把关。导致项目前期方案考虑不周,执行不到位,才出现了现在的延期问题。”
他顿了顿,话锋一转。
“当然,负责这个项目的同事,也要反思。是不是太急于求成了?是不是在执行中,有些细节没有跟合作方沟通清楚?”
他没有点我的名。
但整个部门谁都知道,这个项目是我在跟。
一瞬间,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我身上,有同情,有疑惑,有幸灾乐祸。
我坐在那里,一口黑锅,就这么严严实实地扣在了我的头上。
我张了张嘴,想解释。
但看着王建国的眼神,和周总微微皱起的眉头,我知道,此刻任何辩解都是白费。
我只会得到一个“不懂反思,急于推卸责任”的标签。
我狠狠掐住手心,低下头声音沙哑。
“是我的问题,王主任,我会尽快解决。”
会议室的气氛,因为我的主动认错而缓和下来。
王建国赞许地看了我一眼,仿佛在说“你很上道”。
那之后,团队里的风向变了。
我听到茶水间有人议论:“那个陈默,看着挺老实的,其实心大得很,总想一步登天。”
“可不是嘛,王主任都说了,让他稳一点,不听指挥,这下出事了吧。”
王建国开始有意无意地,将我排除在一些核心信息同步的会议之外。
好几次,等我知道某个项目细节调整时,已经错过了最佳的应对时间,只能手忙脚乱地补救。
但我没有反抗,没有抱怨。
表面上,我比以前更顺从,更沉默。
王建国交代的每一项工作,我都点头称是,被他甩过来的每一口锅,我都默默背下。
部门里,我成了那个“能力不行还不安分”的反面教材。
但没人知道,我的电脑里,那个加密文件夹越来越满。
每一次抢功的总结报告,每一次甩锅的会议纪要,每一次散播谣言的聊天截图,我都分门别类,保存得妥妥当当。
U盘,我买了三个,分别放在了家里、车里,和我父母家的抽屉里。
同时,我比任何时候都更努力。
经我手的每一份文件,每一个数据,我都核对到小数点后三位,确保无懈可击。
我利用午休时间,帮财务部的老张拉了个复杂的数据透视表,他直夸我电脑玩得溜,以后报销绝对给我走绿色通道。
我会在茶水间碰到周总的秘书小雅时,顺口聊几句她朋友圈里晒的那只布偶猫,并无意中提起我老家正好有朋友在做猫舍。
法务部的刘姐在做一个合同模板优化,我把我大学辅修法学时的一些笔记和心得整理了份邮件发给她,她特意打电话过来表示感谢。
我在这些人中,悄悄地编织着我的网。
这张网,连接着公司每一个看似不起眼的节点。
而王建国,就是那只即将落网的,肥硕的蜘蛛。
我只需要一个机会,一个能让周总亲眼看到一切的机会。
机会比我想象中来得更快。
公司争取到了一个市政府主导的“智慧城市”试点项目,这是公司未来三年的战略核心。
周总亲自挂帅,成立了专项小组。
王建国作为市场部负责人,自然是核心成员。
而我,被他以需要有人处理部门日常琐事为由,排除在大名单之外。
项目启动会那天,整个部门的人都去了,只有我留在空荡荡的办公室。
我看着他们意气风发地走进电梯,心里一片平静。
我知道,王建国急于在这个项目上立功,就一定会露出破绽。
果然,项目进行到一半,卡壳了。
核心问题出在预算和法务风险上,他们提交的方案,被财务和法务部联手驳回了三次。
整个项目组愁云惨淡。
一天下午,周总的秘书小雅突然给我发了个微信。
【默哥,在忙吗?】
我心中一动。
【不忙,怎么了小雅?】
【周总这几天火气特别大,刚刚在办公室发脾气了,说市场部提交的方案完全是纸上谈兵,不考虑实际成本和法律风险。我听着都害怕。】
她发了个瑟瑟发抖的表情。
【对了,你上次给我的猫舍联系方式真不错,我朋友去看过了,说特别正规。】
我笑了。
我知道,鱼儿上钩了。
我回道:【小事一桩。项目的事别急,总有办法的。】
我关掉和小雅的聊天框,指尖在键盘上悬停了片刻。
时机到了。
我新建了一个文档,命名为关于“智慧城市”项目预算及法务风险规避的几点不成熟思考。
这个标题,谦卑,无害,像一个新人的随笔。
内容,却是另一番天地。
我把对这个项目的全盘思考,注入其中。
针对预算超标,我设计了一套“公私合营,动态结算”的财务模型,
能引入社会资本,分摊前期投入,将公司的风险降到最低。
针对法务风险,我引用了三个最新的、尚未普及的司法解释,构建了一个数据合规的防火墙。
这套方案,足以让任何一个内行眼前一亮。
但,我在其中埋了两个致命的陷阱。
财务模型的核心数据,我引用的是上个季度的城市财政报告,
而最新的报告,三天前刚刚发布,其中一项关键补贴政策被取消了。
法务防火墙的底层逻辑,我故意忽略了数据安全法的一条补充条例,
那条条例,恰好会在项目执行的第二阶段生效。
这两个点,极其隐蔽,非细致到变态,绝无可能发现。
而王建国,最缺的就是细致。
他只看得到功劳,看不到功劳背后的地雷。
我把文档加密,发给了小雅。
【小雅,这是我瞎琢磨的,可能很幼稚,你随便看看,千万别外传,不然王主任要说我不务正业了。】
我特意加了最后一句。
小雅秒回:【懂了!默哥你放心!】
但我知道,这份“千万别外传”的方案,不出半小时,就会出现在王建国的办公桌上。
一个急于邀功的上司,不可能拒绝这份从天而降的“标准答案”。
第二天,部门的气氛就变了。
王建国召集了项目组核心成员,开了一整天的闭门会。
我隔着玻璃墙,能看到他唾沫横飞、意气风发的样子,仿佛一夜之间打通了任督二脉。
傍晚,李丽又偷偷给我发微信。
【默哥!王建国牛逼了!听说他熬夜搞出个新方案,财务和法务都说牛!直接通过了!】
【周总在公司大群里都表扬他了!说他有担当,能打硬仗!】
我点开公司群,周总的发言赫然在目。
后面跟着一长串各部门负责人的点赞和吹捧。
我回了李丽一个笑脸。
【王主任厉害。】
放下手机,我嘴角的弧度,却越来越冷。
王建国的报应,很快就要来了。
三天后,市政府项目协调会。
这是决定项目最终能否落地的关键会议,市里的领导、公司所有高层,以及第三方评估专家,悉数到场。
王建国作为方案主讲人,穿着崭新的西装,油头粉面,站在投影仪前。
我作为一个处理部门日常琐事的边缘人,连旁听的资格都没有。
但我并不需要进去。
我的眼线,无处不在。
财务部的老张,给我发来会议现场的照片,王建国正侃侃而谈。
法务部的刘姐,给我发来一句语音:“他讲的,好像是你上次邮件里提的那个框架?”
秘书小雅,则直接给我开了个共享屏幕,会议室的实时画面,清晰地显示在我的电脑上。
我看到王建国用着我的模型,讲着我的逻辑,甚至连我方案里的一些措辞,他都原封不动地照搬。
他讲得激情澎湃。
周总坐在台下,脸上是藏不住的满意和骄傲。
市领导频频点头。
一切,都在朝着最完美的方向发展。
然后,我给小雅发了条微信。
【小雅,可以开始了。】
会议进行到专家提问环节。
一位戴着金丝眼镜,头发花白的专家,慢悠悠地推了推眼镜。
“王主任是吧?方案整体很有新意,但老朽有两个小问题,想请教一下。”
王建国春风得意:“您请讲。”
“您方案里的财务模型,是基于市财政今年第三季度的专项补贴政策吧?”
王建国一愣,显然没料到对方会问得这么细。
他含糊道:“是的,我们做了详尽的调研。”
专家笑了,笑得有些意味深长。
“可是据我所知,上周五发布的新规里,这项补贴,已经取消了。”
“王主任,没有了这笔关键资金,你的模型,还成立吗?”
王建国的脑袋,像被重锤砸了一下,瞬间一片空白。
“不……不可能……我确认过……”
他的声音开始发颤。
周总的脸色,也瞬间沉了下来。
还没等王建国缓过神,另一位法务专家紧接着开口。
“我也补充一点。”
“王主任的方案里,关于数据合规的部分,设计得非常巧妙。但是,似乎忽略了数据安全法关于‘关键信息基础设施’的最新补充条例。”
“按照您的方案执行,三个月后,我们将直接触犯法律红线。这个责任,谁来承担?”
第二个炸雷!
会议室里,瞬间寂静。
王建国彻底懵了。
周总的脸,已经黑得能滴出水来。
“王建国!”
“这两个问题,你怎么解释?!”

抖音[黑岩故事会]小程序,搜索口令[通宵方案被上司署名,我却忍了]即可阅读全文~

免责声明:本文来自zz_黑岩,不代表Tk故事会 - 短篇小说推荐试读平台的观点和立场,如有侵权请联系本平台处理。

相关阅读

目录[+]